
駱駝祥子是三十年代的作家老舍的作品。
夏志清評論老舍作品「能寫出純粹北平方言」,「代表北方與個人主義,個性直截
了當,富幽默感」,「主角則幾乎全是男人,他總是儘量的避免浪漫的題材」,「對
於個人命運比社會力量更要關心,他的英雄人物都很有幹勁」,並將其小說《駱駝祥
子》歸類到寫實主義小說,極具戲劇張力。
不知道有沒有人曾經看過中國漫畫大師張樂平的《三毛流浪記》和《三毛從軍記》,
老舍的文字給我的感覺變非常有這部漫畫的形象,拉車夫祥子跟流浪兒三毛很有相似之
處,一邊翻著駱駝祥子,昔日的三毛的血淚也隨書頁的翻動與祥子的身影重疊了起來,
一格一格地在我腦中映放了起來。
《駱駝祥子》是以北平(今北京)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行蹤為線索,以二十年代末期的
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,以人力車夫祥子的坎坷悲慘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,深刻揭露了舊
中國的黑暗,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者的剝削、壓迫,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
情,向人們展示軍閥混戰、黑暗統治下的北京底層貧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淵中的圖景。
從祥子力圖通過個人奮鬥擺脫悲慘生活命運,最後失敗以至於墮落的故事,告誡人們,
城市貧農要翻身做主人,單靠個人奮鬥是不行的。《駱駝祥子》問世,被譯成十幾國文
字,產生較大影響。
祥子來自鄉間,日益凋蔽衰敗的農村使他無法生存下去,他來到城市,渴望以自己的誠
實勞動,創立新的生活。他試過各種工作,最後選中拉洋車。這一職業選擇表明祥子儘
管離開了土地,但其思維方式仍然是農民的。
他習慣於個體勞動,同時又渴望有一輛像土地那樣靠得住的車。買車,做個獨立的勞動者
,“這是他的志願,希望,甚至是宗教。”城市似乎給了祥子實現志願的機遇,經過三年
奮鬥,他買上了車,但不到半年,竟被人搶去;但祥子仍然不肯放棄擁有自己的一輛車的
夢想,儘管他對自己的追求不無懷疑,幾度動搖,但仍然不斷振作起來,再度奮鬥。應該
說,祥子以堅韌的性格和執拗的態度與生活展開搏鬥,構成了小說的主要情節內容。而搏
鬥的結局,是以祥子的失敗告終的,他終於未能做成擁有自己一輛車的夢。這部小說的現
實主義深刻性在於,它不僅描寫了嚴酷的生活環境對祥子的物質剝奪,而且還刻畫了祥子
在生活理想被毀壞後的精神墮落。“他沒了心,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。”一個勤勞善良的
農村青年,就這樣被毀壞成為一個行屍走肉般的無業遊民。
祥子的一生表現出人被環境鎖住不得不墮落的悲哀,正如康拉德(Conrad)在小說《黑暗
的心》中所表現的主題:「人始終逃不出景物的毒手,正如蠅的不能逃出蛛網。」
《駱駝祥子》中的社會環境及祥子的遭遇,教我們不是只看社會表面,而應注意社會的本
質。表面上的繁華並不代表實質的內涵,在北平這樣繁榮的都市中,老舍透過《駱駝祥子》
讓我們觀察到社會的中下階層生活,讓我們認清生活的本質究竟為何。
老舍也在主角身上投下了諷刺的個人主義:扭頭看看自己的肩,多麼寬,多麼威嚴!殺好
了腰,再穿上肥腿的白褲,褲角用雞腸子帶兒繫住,露出那對「出號」的大腳!是的,他無
疑的可以成為最出色的車夫;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。在文中祥子對自己的身軀有著無窮的自
信,身子就是力量就是自己的支柱。但是在小說的結尾是這樣寫道的:體面的,要強的,好
夢想的,利己的,個人的,健壯的,偉大的,祥子,不知陪著人家送了多少回殯;不知道何
時何地會埋起他自己來,埋起這墮落的,自私的,社會病胎裡的產兒,個人主義的末路鬼!
透露了老舍的批判個人主義的立場。
《駱駝祥子》深入刻畫了人性中「污濁與獸性」的一面,人除了民生問題方面的滿足以外,
一定有其志願、情慾、需要的另一面,在面對這些問題時,個人將以何種心態及行動來面對
?祥子在一連串的失敗後,徹底向生命投降了,呈現出最原始的墮落:人把自己從野獸中提
拔出,可是到現在人還把自己的同類驅逐到野獸裏去。祥子還在那文化之城,可是變成了走
獸。一點也不是他自己的過錯。他停止住思想,所以就是殺了人,他也不負什麼責任。他不
再有希望,就那麼迷迷忽忽的往下墜,墜入那無底的深坑。他吃,他喝,他嫖,他賭,他懶
,他狡猾,因為他沒了心,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。他只剩下那個高大的肉架子,等著潰爛,
預備著到亂死崗子去。
生活在人世間,似乎總有某些勢力,內在的或外來的,會奪走屬於自己的東西,「哀莫大於
心死」,如果連心也被奪走,也就是精神上的毀滅了,身為人類的尊嚴,也從此消失殆盡。
《駱駝祥子》是個悲劇,看著曾經有美好的內在心靈的祥子,一步步走向毀滅,心情是沈重
的,他活在那樣一個新舊交替的時代,竟然掙不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來,是個性抑或是命運?
一個倔強的脾氣,一點農民的氣質,失去了外在的依怙—車,又失去了內在的純潔,理所當
然造就出一個註定走向滅亡的祥子。
點這裡聽
一分鐘簡短版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